哭得累了,只想,沉沉睡去,不,沉沉死去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原谅我,到最后一集,才发现《年少无知》歌词的好,不识得苍老,如何识得年少的好。
年少无知
年少多好 顽劣多好
不甘安于封建制度里
迷信上街真理会达到
旗帜高举 群众声讨
不惜牺牲一切去上诉
权贵的想法太俗套
只可惜生活是一堆挫折
只可惜生命是必须妥协
年少多好 贫困多好
一蚊积蓄足以快乐到
廉价结他抒发我暴躁
财富得到 年岁不保
捐输不必讲究有回报
人世间总会有异数
只可惜生活是一声发泄
只可惜生命是一声抱歉 怕追到
如果 命运能选择
十字街口你我踏出的每步更潇洒
如果 活着能坦白
旧日所相信价值不必接受时代的糟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壹 】
30集,数度回合,我到最后都没有看出分明来,如果有人问,这是个怎样的故事,那么,它不是故事。它说的什么,大概是——青春,爱情,梦想,流浪,自由,音乐,摇滚----如此种种,是零散的呓语,多过像完整的故事。得用的“品”的,不是“看”。但是一部戏,你非得标榜它多么拔高于世,多么有别世俗,是不是刻意在用一部戏来诉说自己的不同,自己和世界的界限分明?
用心不用心做一部戏是一回事,受众不受众是另一回事。用一部戏来表明绝不“同流合污”的心志,是不是无稽了些?
反倒是个“禁”字 ,渐渐让这部戏有了“传奇”的外衣,禁忌是诱惑,于是旁人以为别有洞天,结果发现不过“闷剧”一部,又添说辞。懂它的人,说的它千般好万般好,恨不得上天入地溢美至死,可说到底,“戏”不成“戏”,不过是意志的胜利。
故事是皮囊,猎艳心喜;意志是骨髓,食髓知味,少了哪样,戏都不是好戏。
你爱戚其义,我看李添胜,各有一方天与地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贰】
YAN这般的女孩,摆在现实里,是要无比幸福的,年少时候青春美貌,激情活力,四个男孩围着她转,她是他们的中心,颐指气使,乖张桀骜,尽可发作,然后可以从中选最喜爱的,过幸福时光,甚至到终老。17时挥霍青春,20岁时皈依红尘,23时学业有成,25岁时洗净铅华,从不驯的小太妹,化身做幸福小女人。只是很不巧,故事里的一场事故,让她从此有了缺口。
可现实里,没有“那些年我们一起吃过的家明”,现实里的YAN,一步步都会走的很顺遂。那些活得不像YAN这样潇洒的女孩们,17岁时埋首书本,20岁时学业失败,23时磕磕碰碰,27岁时一事无成,她们一辈子不曾享受过被男孩们宠爱的荣光,她们一辈子不曾活得轰轰烈烈,没有摇滚,没有音乐,没有爱情,没有自由,这才是无声的悲剧,而家明,雪山,鼓佬,黑仔,爱过,恨过,轰烈过,这些都不是悲剧。
现实里的YAN们,与不同的男孩们厮混在一起,男孩们以她马首是瞻,整个地球围绕着她,她们想放纵时就可以放纵,她们想平静时,随时随地有适宜的港湾。世界是她们的,幸福唾手可得。
【叁】
家明并不见得那么好,只是岁月久远,记忆摩挲了一遍又一遍,他变得愈加愈加的美好。
张景淳把家明演的那么朴实那么美好,18年岁月,是隔世般的美好。我们像触摸隔世风貌一样,注视着画面里青葱的他,因为知道,这一秒有他,下一秒他就逝去了,他就活在18年的岁月里,那个执着的90年代,甚至更早。
家明,家明,每个读亦舒小说的人,都会对这个名字有情意结,情意到我们听到这两个字,就会心中一软,然后淡淡的笑起来,想起那些似是而非的故事与人生,家明最好的对手,一定是玫瑰,但是玫瑰应该是他的劫数,许多许多的家明,都是痴儿。
而我果真不喜欢少女YAN,蒋家旻把她演的招摇而讨厌。
【肆】
我常想,家明有哪里好,为什么 YAN要对他念念不忘,是追忆那段恣意的青春,还是悼念那被时代吞蚀了的旧日精神?
到收尾时候,才知道,那些怀念里,有一样叫“内疚”,所以鼓佬放不开,黑仔放不开,想起一切的ronnie放不开,YAN也放不开,四个人,都在内疚里走了样,变了形,非得要用一种最不像自己的方式来活下去,折磨自己,赎罪自己。
我又一次不喜欢看戚其义的剧,也又一次被他的戏里结尾打动。
如果那年,回过头去,
多少事会改变?
他们会就那么自然的活着,普普通通,暗淡平常
有些人不会遇到,只是擦肩而过,是JESSICA
有些人不会遇到,只是一个照面,是EMMA
有些事不会发生,丑恶嘴脸的政客,街边的流浪狗,股市里跳动的数字,这些都不会和他们有关
他们揭开尘封了鼓面的幕布,在天台重聚,高歌一曲,看,梓恩和家明骑着摩托过来了,18年,岁月不走,洪荒不留。
如果那年,回过头去
如果那年,不曾离去
可人生,哪里有快意?
如果那年,回过头去,不曾离去,
也许有另一场横生的枝节,另一场奔来的浩劫
也许只是在平静里,被岁月辗转变去了曾经的面目。
也许,戏里的结局,就是最好的收尾。
也许,不论回不回头,离不离去,都是这样的结局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