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追随
短短70分钟的电影,所以哪怕节奏不紧凑,画面全黑白,模仿出四十年代的质地,新浪潮的气韵,也不会觉得过于乏味。这部1998年的电影,我寻找了近十年的时间来看。
我对克里斯托弗.诺兰的电影的寻找,从2004年开始,而很多人,也许从贝尔那版的《蝙蝠侠》,也许从《盗梦空间》开始。而我从2004年看到2000年的《记忆碎片》开始,从此对诺兰的电影有天然好感,对盖.皮尔斯这个澳洲陈豪有天然好感。
看诺兰的电影,最早的也许朴素,但一定真诚,最近的,也许被商业收编,也许有炫技的成分,最好的年份,是《记忆碎片》时候,或者《致命魔术》,
《追随》作为诺兰的第一部长片,70分钟,3个人物,简单环境处理,几乎是0成本的dv制作,诺兰式的打碎时间逻辑处理, 看完电影,果断收藏。这是一个关于局中局的故事,你猜得到结果,猜不到过程,其间酝酿轻愁,不宜剧透。
2.感染
2013年的瑞士恐怖片,从一个奸尸犯开始。电影并不侧重悬念,更着意打造画面恶心你。
倒是比恐怖片更恐怖一些。主人公美少女有一张类似高海宁的狐媚小脸,她对母亲大呼小叫,并无孝心,对女友摇尾乞怜,放纵任性,哪怕身染恶疾,也不去找到症结所在,倒是最后还想着传染给他人。放纵型的青春美少女,最惨的结局莫过于此。
3.遗忘
2013年的名作,两个喜欢的演员,休杰克曼,杰克.杰伦哈尔,加上一个喜欢的题材,绑架失踪,嫌犯有精神问题;镜头调度,演员演技,画面刻画,统统不可挑剔的好,但是节奏那么慢,把一个阴暗阴郁的故事拍得更加阴郁,评论一律高分,真的没人觉得剧情太拖沓了吗?要不是盛名在外,绝对无法支撑。
5.激情
又是一部不能剧透的电影,其实也没什么可透。 这是一部哪怕你看不懂,但是画面感极好的片。很喜欢影片里的那调调,三个女人之间的故事,阴郁而且分裂。
导演德.帕尔玛的风格,我以前不喜欢,不管是疤面煞星,情枭的黎明,但是这调调转化运用到女人身上来,效果出奇的惊艳。譬如很多人都说难看的《黑色大丽花》。
6.招魂
看《蝴蝶效应》居然已经是10年前的事了,看第一遍的时候是感伤,今年重温,则是想哭的感觉。
于是,哪怕听闻《蝴蝶效应2、3》再烂,也想不如去看看。
第二部果然糟糕,除了男主很帅之外,乏善可陈,第一部觉得是命定悲剧,无从避免,第二部则觉得是自作孽了,心底有个欲望的恶魔,才会步步错,怎么回去都是错。男主埃里克·里夫利是Blake Lively的哥哥啊,家族基因真好。
第一部的阿什顿·库彻把自己搞的灰头土脸的,所以不显帅,第二部剧情虽糟,男主却是真心帅,导演也知道,所以分分钟恨不得特写男主的俏脸。
8.蝴蝶效应3
2009年的《蝴蝶效应3》倒类似回光返照,剧情上和第一部不能比,但比第二部已经好太多,至少编剧开始动脑了。
最好的结局,原来是回到最初的悲剧起点。她说,“她们是陌生人,因为我在你认识她们之前,就杀了她们”,多么猝烈。他回去,她也回去,他到底不及缜密的她。原来最初的悲伤,是后来一手缔造的唯一解脱。
第三部的男主依然是帅哥,但有些生猛,所以片中加的船戏也很生猛。
评论